通信手持設備光源的應用主要體現在鍵盤燈、液晶屏幕背光和特殊照明三個方面,主要的發光器件是半導體發光二極管(LED),驅動芯片設計技術有低壓差(LDO)穩壓器、可調節(Regulator)穩壓電源、電荷泵(Charge Pump)電源和超級電容(Sup電感生產er Capacitor)電源等不同形式。
半導體發光二極管(LED)是具有體積小、省電、長壽命和可靠性高的特點,被廣泛應用在通信手持設備中的屏幕顯示和信息傳遞提示。目前,LED正向高亮度、全彩色化、高性能、低成本的方面發展。
在手持設備光源的三大模塊中,鍵盤燈的應用方式相對固定,通常會使用4~10個LED,均繞線型片式電感器用串聯電阻的方式來限流,總體耗電相對較少一體電感。隨著工作電壓的不同,LED在顏色方面也經歷幾種變化,最早期LED發出的是黃綠色背光,芯片的驅動電壓一般2.5V左右,而且黃綠色LED的GaP:N(LED的摻氮外延晶片)晶片的發光效率最高,發光帶主峰在黃綠色591nm相對應的高強度。后來又出現了具有量子阱結構的高亮度InGaN產品,使LED可以發出綠色、藍色、紅色和紫色粉紅等混合色,這也就是所謂“炫彩”手機所采用的光源。這類LED的驅動電壓要高一些,通常在 3.8~4.1V之間,如果LED的數量相同,這些顏色燈比黃綠色燈的功耗要高一些。現在大多數的鍵盤燈都采用高亮度的白色LED,也有些出于成本的考慮使用較便宜的黃綠色LED。
手持設備中的屏幕背光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功能,由于屏幕本身有黑白屏幕和彩色屏幕之分,所以對光源的要求也不盡相同。用于黑白屏的LED完全可以和鍵盤燈擁有相同的電源驅動和顏色,但是對尺寸稍大的黑白屏幕而言,采用高亮度的LED從側面給與光源,就會在屏幕上出現嚴重的光分布不均勻現象,因此人們又開發出了“電場致發光”(EL:Electro Luminescence)背光,它的原理主要是通過在透明的有機底板或線形構造物體面涂上發光材料,兩極接上交流電壓而產生交流電場,當達到一定的臨界值,被電場激發的電子碰撞發光層,導致電子能極的跳躍、變化、復合而發射出高效率冷光的一種物理現象。在實際應用中發現,EL發光柔和、均勻、不發熱、耗電省,且厚度薄、重量輕、攜帶方便,但是價格昂貴。
當LCD出現彩色屏幕以后,對光源主要需求是白光,這是由彩色LCD屏幕的光學結構決定的,原因是要形成最終看到的圖像必須借助偏光片使白光均勻分布并定向發射以后,再通過可以形成彩色圖案的液晶膠片,如果是其他顏色的光就無法讓具有RGB單元的液晶膠片準確顯示圖形的顏色。所需要的LED數量視屏幕大小和亮度要求而定,一般是4~8個,而且為了獲得比繞行電感較一致和均勻的光輸出效果,這些白光LED常用串聯方式連接,因此就必須提供能使它們一起工作在足夠亮度電流的驅動電壓。
通信手持設備的特殊照明需求主要包括:多彩LED指示燈、手電筒功能和拍照閃光燈。
多彩LED指示燈是介于彩色屏幕出現以后和手機相機出現之前這段時間的過渡產品。它主要是通過控制R、G、B三個不同的LED芯片的發光時間長短,來混合產生不同的光學效果。但它用在手持設備中很失敗,主要是因為如果為了達到“炫彩”的效果,一旦讓多彩LED指示燈工作起來,系統就無法進入深度睡眠狀態,這對系統的軟硬件資源消耗也很大,加上LED的功耗較大,造成待機時間短而顯得得不償失。
手電筒和拍照閃光燈是目前有百萬以上像素照相機的手機所帶有的新功能,由白光LED提供強光源,而且隨著手機內部存儲容量(SD卡、T-Flash卡等)的不斷擴大和與PC的數據共享,以及網絡間數據傳輸MMS的流行(EGPRS/3G),用戶對所拍攝照片質量的期望越來越高,要求能在光線比較暗的地方能提供閃光燈。手電筒功能事實上是拍照閃光燈的附屬功能,可以與拍照閃光燈共享硬件資源。最早出現的拍照閃光燈算不上真正的閃光燈,因為在使用時需要軟件預先打開燈光,沒有可供同步拍照過程的編程接口;其次,它的LED大約200mA工作電流所產生的亮度很低,且僅在半米范圍內起著有限功率電感的作用,也就是說手電筒功能是閃光燈連續工作在小電流模式的狀況。同理,LCD背光和鍵盤背光均可以被納入到一個整體的應用方案中來得到解決。
所以,只要有大功率、高亮度的光源驅動就能完全解決手持設備的光源需求。
近似認為,如果設定在兩米范圍內對拍照手機進行有效補光,就需要LED的工作電流達到800mA~1.5A,才能產生所需的光強。也有一些設備為了達到設計亮度,會采用兩個LED并聯來增加輸出光強。如果想達到接近數碼相機“氙氣燈”相同的補光效果,就需要LED的工作電流達到4A。同時,光照效果的好壞還取決于聚光透鏡效果、受光面積以及與光源的距離。 大功率電感廠家 |大電流電感工廠